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联系我们
手机:131-6894-9713
电话:0769-82580809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山沿河西街90 号3栋 902 室
行业新闻
水性丝印油墨慢干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
- 作者:新美涂
- 点击:50
水性丝印油墨慢干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
一、配方调整与添加剂应用
添加慢干剂
在油墨中加入慢干剂(如水性聚醚型溶剂),可延缓油墨表面固化速度,添加量需控制在5%以内。添加后需同步调节油墨粘度和pH值,避免因溶剂挥发导致黏度升高和pH值下降。
调整pH值
将油墨的pH值控制在8.5–9.5,既能降低印刷过程中的干燥速度,又不会影响最终烘干效果。若油墨pH值过低(如<8),需加入稳定剂(如乙醇胺)进行调节。
二、印刷环境与工艺优化
温湿度控制
温度:保持印刷车间温度在20–25℃,避免低温导致油墨干燥过慢;
湿度:使用抽湿机或空调降低环境湿度(建议相对湿度≤60%),加速水分挥发。
增强空气对流
通过热风循环设备或增加烘箱空气流速,加快油墨中水分和醇类溶剂的挥发速度,同时降低烘箱内相对湿度。
三、设备与基材适配
干燥设备升级
采用红外干燥灯或UV固化设备辅助干燥,针对厚墨层或非吸水性材料(如塑料、金属)可显著缩短干燥时间。例如,红外灯照射可使水性油墨在3–5分钟内完成表干。
基材预处理
对非极性基材(如PP、PE)进行电晕处理或涂布预处理剂,提高表面能至38–42 mN/m,改善油墨润湿性,减少因附着力不足导致的干燥延迟。
四、油墨性能与工艺参数匹配
粘度控制
通过添加水或稀释剂将油墨粘度调整至20–30秒(涂-4杯),避免粘度过高导致墨层过厚,影响干燥效率。
印刷压力与墨层厚度
使用80–120目丝网,刮刀压力控制在0.2–0.4 MPa,确保墨层厚度≤30μm。过厚墨层需配合阶梯式干燥(如先红外预干再热风固化)。
五、典型案例与参数对比
解决方案 适用场景 干燥时间 引用依据
添加慢干剂+pH调节 薄纸印刷(防翘曲) 延长30–50%
红外辅助干燥 塑料/金属基材厚墨层 3–5分钟表干
热风循环+抽湿 高湿度环境印刷 缩短40–60%
电晕处理基材 非极性材料(PP/PE) 干燥速度提升20%
操作建议
优先级选择:若基材易变形(如纸张),优先采用慢干剂+pH调节;若环境湿度高,需同步使用抽湿与热风循环;
设备兼容性:红外/UV干燥设备需匹配油墨光敏特性,避免因波长不兼容导致固化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