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东莞市新美涂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资质齐全 自主合成树脂

环保油墨油漆树脂服务供应商

咨询热线:

申请免费样品/打样 139-2586-3937

东莞市新美涂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
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联系我们

手机:139-2586-3937

电话:0769-82580809
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山沿河西街90 号3栋 902 室

公司新闻

水性PU树脂耐水性原理

  • 作者:新美涂
  • 点击:6


水性PU树脂的耐水性本质上是抵抗水分子渗透、溶胀及化学侵蚀的能力,其原理涉及‌分子结构稳定性、表面能控制、微观形态设计‌三大核心机制。以下是系统性解析:


一、 ‌分子层面的耐水机制

1. ‌化学键抗水解性

  • 酯键 vs 醚键‌:

    • 聚酯型PU‌:主链含易水解的酯键(-COO-),水分子攻击羰基碳触发水解链反应(酸催化自加速)。

    • 聚醚型PU‌:醚键(-C-O-C-)键能高、无极性羰基,耐水解性‌提升5-10倍‌(水解活化能>100kJ/mol)。

  • 键能加固策略‌:

    • 采用‌长链二元酸‌(如癸二酸>己二酸>苯二甲酸)降低酯键密度。

    • 引入‌脲键(-NHCONH-‌或‌氨基甲酸酯键(-NHCOO-‌增强刚性。

2. ‌交联网络密度

  • 共价交联‌:通过交联剂(氮丙啶、碳化二亚胺等)将PU分子链连接成三维网络,限制水分子渗透路径。

    • 交联密度每提升10% → 吸水率下降15-30%(Flory-Rehner理论)。

  • 氢键屏蔽‌:交联减少游离的-NH/-C=O基团,削弱水分子与极性基团的氢键结合。

3. ‌疏水基团改性

改性类型作用基团耐水性提升效果
有机硅改性Si-O-Si链段接触角↑至110°以上,降低表面能至22mN/m
氟改性-CF₃/-CF₂-接触角↑至130°,临界表面能<15mN/m
长链烷基C12~C18直链烷烃形成结晶疏水屏障

二、 ‌微观形态的防水壁垒

1. ‌相分离结构

  • 硬段微区‌(HS):富含氨基甲酸酯/脲键,形成高Tg的结晶区(‌防水骨架‌)。

  • 软段相‌(SS):聚醚/聚酯链段构成柔性基质。

  • 水分子阻隔原理‌:

    • 硬段微区作为物理交联点,迫使水分子绕行渗透(渗透路径↑200-500%)。

    • 微相分离程度越高 → 耐水性越强(SAXS/WAXS可量化)。

2. ‌表面自富集效应

  • 疏水链段迁移‌:硅/氟改性基团在成膜时自发富集至涂层表面,形成‌纳米级疏水层‌(XPS检测表层F/Si原子浓度↑)。

  • 表面拓扑结构‌:通过添加纳米SiO₂等构建微纳粗糙结构,实现Cassie-Baxter超疏水态(接触角>150°)。


三、 ‌水分子作用的对抗机制

1. ‌渗透压抵抗

  • 溶胀抑制‌:高交联密度限制聚合物链运动,降低吸水溶胀率(理想值<5%)。

  • 渗透路径阻塞‌:填充纳米黏土(如蒙脱土)形成曲折屏障,延长水分子扩散路径。

2. ‌水解反应的阻断

  • 自催化抑制‌:

    mermaidCopy Codegraph LR
    A[酯键水解] --> B[生成-COOH] --> C[羧酸催化更多水解]  
    D[碳化二亚胺] --> E[捕获-COOH生成稳定酰脲] --> F[阻断自催化]
  • pH缓冲‌:添加MgO/CaCO₃等碱性填料,中和水解产生的酸性物质。


四、 ‌水性体系的特殊矛盾与平衡

1. ‌亲水基团的双面性

基团积极作用耐水性负面影响
羧基(-COOH)乳化稳定乳液强亲水性 → 吸水率↑
磺酸基提升分散性形成水合离子通道
解决方案‌:

  • 将亲水基团转化为疏水结构(如用交联剂封闭羧基)。

  • 控制亲水基含量(通常<2.5%)。

2. ‌乳化剂的影响

  • 迁移残留‌:传统乳化剂(如SDS)在成膜后残留亲水通道。

  • 反应型乳化剂‌:含双键/C≡N基团,参与聚合固定于分子链(如Huntsman XEL-101)。


五、 ‌耐水性失效的深层机理

  1. 短期失效‌(吸水溶胀)→ 水分子破坏氢键,软段Tg下降导致涂层变软。

  2. 长期失效‌(化学降解)→ 酯键水解引发分子量↓→涂层脆化开裂(GPC检测Mw下降>30%即失效)。

  3. 界面失效‌ → 水渗入PU-纤维界面,破坏附着力(SEM可见分层)。

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39-2586-3937

公司电话

0769-82580809